“鸽子回来了!登秀!登秀!鸽子回来了!”
6月23日上午10点许,李荣光正在楼顶打扫鸽棚,忽然一只熟悉的信鸽停在了鸽棚架子上。仔细一看,正是自己送去参加超远程比赛中的一只信鸽,“70号”。
【资料图】
他立马放下手里的东西,火速下楼,边跑边大喊着。鸽棚旁,他养的黑白小狗也受到主人情绪的影响,不停狂吠。正在厨房的妻子陈登秀被他的声音吓了一惊:“那个样子激动得很,夸张得很。”
这只鸽子是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飞回成都的。两地直线空距相距1300余公里。6月1日清晨,在四川省信鸽协会组织的第二届“四川杯”超远程信鸽竞翔大赛中,李荣光的这只标号“70号”的信鸽,与595羽参赛信鸽一同放飞。
“回家”路漫长而凶险。“70号”一路穿越草原、戈壁,越过秦岭,抵抗复杂的赛线地形、多变的天气以及众多天敌,历经千辛。经过23天的长途飞行,“70号”最终拔得头筹。
而这场超远程的“回家”飞行背后,是关于一个七旬老人40年的人鸽情缘。
▲李荣光捧着四川省第二届“四川杯”超远程竞翔大赛1200公里级普赛组冠军信鸽
『冠军归巢』振翅1300余公里,“70号”信鸽飞回成都
当自己的爱鸽回巢立在鸽棚架子上的时候,71岁的李荣光激动不已。
他即刻将喜讯告诉自己的妻子,又急忙给扫描器充上电,扫描信鸽脚上的电子脚环,给这段超1300公里的归家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
兴许太过兴奋,匆忙激动间,扫描器半天都无法扫描成功。李荣光赶紧拨通信鸽协会的电话,让对方前来确定成绩。“当时太激动了,一下子弄不了电子扫描器了。”
不到一小时,信鸽协会工作人员就上门了。核对归巢信鸽的身份信息后,确认李荣光的信鸽为本届“四川杯”超远程信鸽竞翔大赛的冠军。
李荣光告诉记者,这次送去参加比赛的一共有两只鸽子,目前只有信鸽70号飞回家了。根据经验,“70号”的飞行距离远不止1300公里,“因为这只是成都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两点之间的空中距离,这是一条直线,但实际情况是——鸽子在遇到高山等极端地形或者天敌的时候,还会绕道飞行。”
信鸽回巢后,李荣光仔细检查了它的身体状况,“只有左腿受伤了,在它到家的时候基本就好了,应该是在比赛前期受的伤。”
▲李荣光喂养的信鸽在家附近天空盘旋
据了解,“四川杯”超远程信鸽竞翔比赛空距,从内蒙古到四川,最远可达1500公里左右,信鸽要飞越草原、戈壁、秦岭,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归巢,因赛线地形复杂、天气变化大、天敌多等因素,归巢率极低,且超远程竞翔比赛对参赛信鸽的体能、归巢意志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本届大赛共有595羽信鸽参赛,于5月28日深夜集鸽完毕,5月30日傍晚到达释放地,6月1日清晨6时26分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顺利开笼放飞。
四川省信鸽协会秘书长蒙伟峰告诉记者,今年气温反复较大,相对上届比赛,本届参赛信鸽的羽数少了近一半,而且上届比赛冠军归巢只花了15天,这次则是23天,“这次回家征途更加艰难。”
据介绍,参赛的信鸽如同竞技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需要循序渐进地增加比赛量级。四川省信鸽协会有明确规定,参加超远程比赛的信鸽必须是曾经在五百或七百公里的长途竞翔比赛中取得过成绩的。蒙伟峰表示:“只有通过参加不同量级的比赛,信鸽的身体素质和野外求生的技能才能得到积累和提升。
▲李荣光饲养的信鸽
『养鸽40年』一本脱胶的笔记本,记满爱鸽的“家族身份”
在李荣光客厅的小角落里,有着满墙的书,其中有一层全是曾经参与信鸽竞翔比赛后收到的记录信鸽成绩排名的年刊,最早的可以追溯到80年代。
“我正式开始养鸽子是1983年9月4日,第一次只买了3只鸽子。”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40年。李荣光预计,今年新生鸽子出来后,自己家鸽子的数量可以达到130多只,“鸽子自己就在它窝里把幼崽孵出来了,不需要什么温室缓解,我很少人为干预。”
什么样的信鸽才具有参加竞翔比赛的体魄和意志?李荣光从自己的卧室里面拿出了一摞厚厚的奖状,还有一本已经脱胶了的旧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鸽子的身份信息,包括了它们的父母姊妹等。他翻开笔记本,有些夹着的旧纸片从缝隙掉落,他又弯腰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按照顺序摆放整齐,“需要优良的基因!每只鸽子我都记录了它们的血统。”
▲李荣光将自己配对的鸽子的信息都记录在册
李荣光说,依据自己多年的记录和实践经验,他发现曾经在远程竞翔比赛获得好成绩的鸽子,它们的后代往往也会有更优异的表现,“这次夺冠的信鸽70号,它的‘爷爷’在2014的1500公里超远程比赛中也成功飞回来过。”
据了解,信鸽配对可以选择近亲配对,来获得基因更加优秀的鸽子,但当退化频繁出现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杂交配对。而信鸽“70号”则属于近亲繁殖,遗传了优秀基因。
只要一聊起鸽子的事,李荣光就十分专注,神采奕奕。对他来说,一只鸽子捧在手上是欢喜,看一群鸽子在天空盘旋是平淡幸福,竞鸽获奖则给他带来兴奋和热血,但也有失落和难过。他认为,照顾鸽子的一生是责任和义务,传承优秀竞鸽的基因也很重要,“信鸽70号的基因是很优秀的,一般参赛的鸽子年纪都超过2岁,但这只才1岁多,它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能力远超同龄鸽。”
▲李荣光展示他的信鸽以往获得的奖状
『为鸽痴迷』妻子:曾有批鸽子死亡,他痛苦得快疯了
自从养了鸽子后,李荣光再也没有出过远门。“最多只能在外过夜一天,鸽子离不开人呀。”李荣光告诉记者。
天刚亮,李荣光就会起床,简单洗漱后直接去顶楼照顾鸽子,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信鸽的粪便,然后开始清洁修缮鸽棚、督促鸽子运动,十点半第一顿喂食,需要隔离的病鸽要立马隔离治疗,晚上七点第二顿喂食……这些事情李荣光坚持了40年,早已成了习惯。
妻子陈登秀一直都很感叹,丈夫可以通过观察粪便判断鸽子身体状况这项技能,“一般人哪看得出来区别嘛,他还可以对症下药,专业得很。”
▲李荣光正在给信鸽添水
这天,记者到访时正好是上午十点多,李荣光刚好准备给鸽子做早饭。他家楼顶一共有三个鸽棚,分别住着幼鸽、青年鸽、老年鸽。除了鸽子需要摄入的基本营养,李荣光还会根据鸽子的年龄,去调整饲料里一些原料的比例,针对性地将它们的身体素质调整到最好。
他非常细致,上午的饲料主要是小颗粒粮食(包含高粱、麦子、谷子、红花籽、油菜籽等七八种原料)和保健砂(矿物质饲料),晚上则是大颗粒粮食(包括豌豆、玉米等)和保健砂。为了保证这些原料的品质,他从不网购,都是去市场现场挑选。当他顶着红火大太阳,把所有的粮槽加满后,汗水已经渗湿了他衣服。
这些养鸽经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妻子陈登秀介绍,有一件事她一直印象深刻。那是李荣光刚开始养鸽子的头几年,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鸽子像得了鸽瘟一样,成批成批地死,李荣光在家里痛苦得坐立难安,夜不能寐,话都说不出来。这样焦虑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天,看起来他整个人都快疯了,“大夏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给他的鸽子找药,他那状态都出不了门。”
为了缓解丈夫的痛苦,解开他的心结,陈登秀还叫他的鸽友来陪他,从白天一直谈心到傍晚,“他嫌弃我不懂,和我说不到一路,我就找他的鸽友来安慰他呗。”
从那之后,李荣光开始学习更多养鸽子能用到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健康管理、营养学、病理学等,有时候他还会主动请教四川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院里懂行的专家。
▲李荣光正在给信鸽补充食物
『致谢妻子』感谢支持和忍让,“有一半的功劳都是你”
李荣光刚开始养鸽子的时候,他的儿子才六七个月大,现在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40年的岁月流逝带来了很多变化,一方面,李荣光的鸽子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但另一方面,他身边养鸽子的朋友早就没养了,甚至有些还因为养鸽子吵架离婚了。
养鸽子的确需要付出太多。陈登秀说,养鸽子需要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人力成本都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多,这期间滋生的矛盾冲突压垮了很多鸽友的家庭。“养鸽子花的钱、时间,很多人看不惯,忍不了。他又痴迷得很,还给鸽子买过红参、蜂王浆。”陈登秀坦言,自己并不痴迷养鸽子,也因为丈夫在养鸽子这件事上花了太多时间精力生过气,但是转头一想,人总要有点爱好。“总比有的人喜欢打牌赌博强,他除了养鸽子外都很节俭。”
在陈登秀的眼里,丈夫一直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流的人。但是在他养鸽子后,只要对方好奇或是喜欢鸽子,他都能和人家聊上好半天,“那话匣子就打开了,你喜欢又可以养的话,他都能把鸽子送你。”
▲李荣光喂养的信鸽在家附近天空盘旋
1991年,李荣光带鸽子参加了一场竞翔比赛,在鸽子回巢的前一天晚上,陈登秀做了一个梦,梦见第二天鸽子飞回来了,睡醒后,为了支持丈夫,她向单位请了一天假,白天主动在家里照顾小孩,让丈夫能够专心在顶楼等待爱鸽归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天鸽子真的飞回来了。这件事也给李荣光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两口子回忆的时候还在互相打趣。
6月23日,信鸽“70号”作为冠军归巢后,李荣光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妻子,他认为获得这样的荣誉有一半的功劳都应该归功于她。
虽然爱鸽如命,但是李荣光一直清楚妻子对自己爱好的支持与忍让,可能因为不善言辞,所以才会在情绪激动地时候脱口而出:有一半的功劳都是你的。这句话的背后包含了爱与感恩。
每年春秋,李荣光都会给鸽子打疫苗,防止鸽子集体感染上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此大的工作量他一个人并不好完成,此时妻子陈登秀都会抽出时间给他搭把手,一干就是一整天,妻子的付出他也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李荣光大半辈子都沉迷在自己的爱好中,他也一直给儿子传递一种观念:人生很长,要是没有一点爱好就过得太无聊。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儿子现在也根据兴趣爱好,开了一间造景工作室,“很感谢我父亲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了我,我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获得幸福。”
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胥婷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